该图表示在二元系中渗剂金属B向基体金属A渗入的过程及形成渗层的平衡组织特点。当将金属A放在B的粉末中,在温度T进行渗镀时,B则溶入A中形成α固溶体,此时B在A中的浓度分布如图6-4(c)曲线1所示。随后B原子不断溶入和扩散,使表面的浓度逐渐增加,渗层厚度也增加,当B在A中的浓度达到该温度下的饱和平衡浓度时Cα时,则b的浓度分布如图6-4(c)曲线2所示,这时,由于浓度起伏,在α固溶体的外表面层中可能出现浓度为C1极小的高浓度区。当B原子由外围渗剂进一步渗入时,就可能生成AnBm化合物新相,其浓度处于C1极小和C1极大之间。随着渗镀过程的继续进行,渗层最外层浓度达到C1极大,如图6-4(c)曲线3所示。同样,在此层内又可能出现达到cβ的浓度起伏,并从中形成新相β,渗镀结束时的B原子浓度分布如图6-4(c)曲线4所示,渗层的组织由表及里依次为
β ——>AnBm——>α——>A,如图6-4(d)所示。
涂层中各相的相对厚度由每个相中的相对扩散速率和在每个相界处的形核或转变难易程度来决定。在渗镀温度下,哪个相形核转变容易,在其中进行的扩散较快,则该相的成长速度就较大,该相区的厚度也就相对其它相区为厚。
试验发现,相图上某单相区越宽,对应相层越厚。渗层一般为等轴状晶,在某些情况下可得到柱状晶。
四、热渗镀速度
在渗镀的三个基本过程中,最值得注意的是进行最慢的那个步骤,或者说控制步骤,它决定了热渗镀的速度。实践证明:热渗镀过程的速度经常是由第一个步骤的速度或第三个步骤的速度所决定。一般来说,在渗镀的最初阶段是由第一个步骤,即产生渗剂活性原子的步骤来控制整个渗速的;当渗层具有一定厚度后,渗镀速度就改由第三个步骤,即原子的扩散过程来控制了,而第二个步骤,原子的吸附一般是较快的,它对渗镀速度影响不大。
影响渗镀速度的因素有:
1.渗镀速度受化学反应速度控制的阶段
①反应物浓度:增加渗剂中反应物的含量,可以加快它们的化学反应速度,使渗剂活性原子浓度增大,从而加速渗镀的过程。但过多增加活性原子,则会使基体金属表面很快饱和,那些来不及被基体金属吸收的活性原子就互相结合,沉积在基体表面上形成沉积层,反而阻碍了渗镀过程的顺利进行,使渗速下降。
②温度:温度对化学反应速度的影响特别显著。温度升高,反应速度加快,活性原子浓度增加,使渗镀速度升高。
③活性剂:又称触媒。对反应速度的影响也很大,一般能提高渗速。如钢基体中渗Cr时,往往在渗剂中加入少量活性剂NH4Cl,以靠其分解出的HCl气体将钢表面氧化膜还原,从而使表面活化,达到加速渗镀过程的目的。
2.渗镀速度受扩散速度控制的阶段
对渗镀过程的速度经常起控制作用的因素还是扩散速度。就是说,除渗镀初始阶段的短暂时间外,渗镀的大部分过程都是受扩散控制的,其含义包括由渗剂活性原子向渗层内的扩散和基体金属原子通过渗层向外的扩散。因此,研究扩散速度及其主要影响因素对于了解渗镀速度是非常重要的。
渗入金属元素的原子在基体金属内部扩散的宏观规律,可用著名的Fick的两个定律。
对一维的稳态扩散过程(浓度及浓度梯度不随时间而变)可以用著名的Fick第一定律表示:
J=-D·dc/dx
其中:
J-----扩散通量(g/cm2·s)
D------扩散系数(cm2/s)
dc/dx--------浓度梯度
第一定律表明:渗入金属元素在单位时间内通过垂至于x轴平面上单位面积的物质量J与该物质在x方向上的浓度梯度dc/dx成正比。
而实际情况一般是非稳态过程,对于这种情况,扩散过程可用Fick第二定律来描述。
对一维来说,Fick第二定律可写为:
由扩散方程我们可以看出,影响扩散速度的参数主要有两个,即扩散系数D和浓度梯度,而许多因素都会影响这两个参数,从而影响扩散速度,几个主要的影响因素为:
①温度:扩散系数d与温度之间的关系为:D=D0exp(-Q/RT),可见扩散系数随温度升高而急剧增大。
②晶体结构:原子排列越紧密,扩散时点阵畸变大,所需扩散激活能升高,扩散越困难(如在其它条件相同的前提下,体心立方的扩散系数要比面心立方大),此外,晶体结构的对称性越差,越易产生扩散的各向异性,降低扩散速度。
③晶体缺陷:基体中的位错、空位和晶界等缺陷都是有利于扩散的。
④基体合金成分:基体中的合金元素对渗入元素的扩散影响很大,有的促进扩散,有的阻碍扩散,甚至还影响到扩散方向。
⑤渗剂金属原子浓度的影响:在其他条件相同时,基体金属表面渗剂金属原子的起始浓度愈高,表层与基体内部间的浓度差愈大,浓度梯度愈大,故使扩散速度增大,涂层增厚。
五、多元共渗的特点
上面介绍了渗入一种元素的渗镀过程的基本规律。但是,由于多元共渗可赋予金属表面以更高的的性能(如耐磨性,耐蚀性等),所以其工作目前正在扩大应用。
多元共渗:指同时或顺序渗入两种或两种以上元素的渗镀过程。如:CN共渗,Cr-Al共渗,CNB三元共渗等。由于多元共渗时渗入元素不止一种,所以他们之间在渗入时就可能相互影响,从而使多元共渗与单元共渗有一些不同的性质。
1.多元共渗对渗剂活性的影响
渗镀时,各渗入元素由于在渗剂粉末内有直接接触,更重要的是在气相中相互发生作用的结果,会影响到实际上用于扩散的活性原子的数量及其活性。一般规律是:
①当各渗入元素靠各自的化学反应来产生其活性原子时,一组元的加入会相应的减少活化态的另一组元的含量。
②当各渗入元素之间能形成化合物或置换性固溶体时,会不同程度的影响渗剂的活性。
③当渗剂所含各元素之间形成固溶体或溶解度较大的金属间化合物时,渗剂中各成分的活性并不变化,扩散层的浓度依渗剂中各元素含量不同而平滑的改变。
④当渗剂中增加扩散速度较大的元素的含量时,扩散层深度也逐渐增加。
⑤当渗剂所含各元素之间形成在渗镀温度下稳定的化合物或固溶度很小的金属间化合物时,渗剂的活性显著下降,在二元渗剂中,随着一组元浓度增加,就会减小另一组元原子的活性,从而使扩散层的深度减薄。
⑥当渗剂中两个渗入元素比例恰好符合化学化合物的成分时,则扩散层完全不形成或很薄.
2.多元共渗时活性原子吸附速度的影响
多元共渗时,金属表面对活性原子的吸附量取决于温度、气相介质中渗剂金属的分压、平衡常数及欲渗元素之间的化学亲和力,也与基体合金、气体介质向金属表面输运原子的速度和反应产物从表面逸散的速度有关。其中最重要的是气相介质中渗剂金属的分压。一般来说:
在一定温度下,渗剂金属分压越高,则吸附量越大。任一组元加入渗剂中,在增加其吸附量的同时会减小另一组元的吸附。因此,通过改变渗剂中的成分,就可改变气相介质中各组元的分压,从而控制某些元素的渗镀速度。
3.多元共渗对扩散速度的影响
在多元共渗时,由于渗入元素不止一种,某一组元除受本组元的浓度梯度影响外,还受其他组元浓度梯度的影响。
如对二元共渗,渗入元素1和2的扩散速率可表示为:
其中:c1、c2分别为两种元素的浓度,D1,1和D2,2分别为渗入元素1和2在各自浓度梯度作用下的扩散系数,D1,2和D2,1分别为渗入一种元素在另一种元素的浓度梯度作用下的扩散系数。
所以在二元共渗中,渗剂中活性较小的组元的扩散速度,将随着活性较大的组元的含量增加而加快。
4.多元共渗时渗层的化学成分
多元共渗时其渗层的化学成分、相组成都与单一元素渗镀时不一样,渗层的相组成不仅取决于渗剂的成分,也受基体的化学成分和渗镀工艺的影响。 |